民国版《榆次县志》中专门对《停帆法帖》作了记载:“停帆法帖,颜鲁公《上郭仆射书》计石三块,苏文忠《玉论》计石八块,董宗伯书白香山《池上篇》计石三块,皆知县刘星家藏墨迹双钩勒石,附东轩《罕山秋日》书计石两块”。
事情的原委是这样:康熙十九年(公元1680年)到康熙二十八年(公元1689年),这十年间,直隶清苑人刘星在榆次任知县。
话说刘星是个做事的人,刘星在榆次任职时间较长,除做了修两贤寺、筑榆石亭、修《榆次县志》等事外,还留下了《停帆法帖》。以下我就讲一讲有关《停帆法帖》的故事。
承接故事开头。“鲁公”是“鲁郡公”的简称,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封号。“文忠”是宋代大文豪苏轼的谥号。“董宗伯”是明末大书法家董其昌。从这三位的身份可体会《停帆法帖》的第一价值所在。刘星字拱垣号东轩,《罕山秋日》是刘星他自己的作品。《停帆法帖》双钩勒石的匠人是傅青主的徒弟,这是法帖的又一价值所在。第三,从法帖的文字内容上讲,也是颇具文学意义的。白居易字乐天,号香山,上文所提白香山及白居易。这些都是非常简浅的分析,《停帆法帖》的真正价值有待专家们深入研究发掘。
讲了法帖的内容,我们再来讲法帖的名称。“停帆”是刘星给法帖起的名,就象常家的“石芸轩”和“听雨楼”法帖一样。中国早在前秦时就很讲究“名”的学问,认为“名不正,言不顺”,我想刘星给予法帖命名为“停帆”肯定是寄寓了自己的心志和情趣的,但榆次志上却没有记载,我们又不能问问刘星,就只好来一点望文生义。“停”有止息、停留的意思。如李白诗:“将进酒,怀莫停”即取此意。“帆”即“篷”,是行船时桅杆上挂着的篷布,用以接受风力助船速行。如李白诗《行路难》“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”。人生用世如逆水行舟,疲倦之时,停帆稍息,读书、写字、赏贴、吟诗,以便接下来,更好的扬帆远征,驰向那幻想的彼岸。明嘉靖三十九年(公元1560年)文征明与他的儿子文嘉等人选取晋唐名帖及宋、元、明人法帖。由章藻摹刻而成《停云馆贴》十二卷,在以后直到清初为书家所重。陶渊明《停云诗序》中讲:“停云,思亲友也”。杜甫《梦李白》诗中有“落月挂屋梁,犹疑照颜色”,所以后人常用“停云落月”表达对友人的思慕。李商隐《河内诗》有“桅子交加音蓼繁,停辛伫苦留待君”。所以“停辛伫苦”又谓备受辛苦的意思。
这十六块《停帆法帖》,志中记载是“双钩勒石”,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却是“阴刻”的手法。我认为是志书记载有误。
《停帆法帖》刻成之后,就被安置在榆次老城的县衙之中,具体是在哪个院落的哪间房屋,已不可考。到了乾隆十三年(公元1748年),江苏震泽人钱之青在榆次任知县的时候,在两贤寺中设立义学,就把《停帆法帖》石刻,从原来的县衙中,移到了义学的讲堂的墙壁上。又过了18年,到了乾隆三十一年(公元1766年),浙江余姚人史湛任榆次知县的时候,在两贤寺中增加了学舍,门前挂上了“凤鸣书院”的大匾。
从此榆次老城内的凤鸣书院诞生,《停帆法帖》就成了凤鸣书院的镇院之宝。
光绪三十一年(公元1905年),凤鸣书院改为凤鸣学堂。民国二年(公元1913年),执行教育部的命令,凤鸣书院改为榆次县立高等小学校。解放后,这所学校又前后更名为“县高”、“一高”、“二完校”、“东大街中学”等,随后和花园路中学合并成了现在的榆次十中。这是凤鸣书院的历史归宿。
1975年,从小就练习书法的王应藻老师,给东大街中学的一个高中班上课。课余,几个学生在一截短墙中发现了刻着字的石块。当时王老师就看到了这些石刻的书法价值,就把这一共15块石块放在了他所上课的教室中。一个来月后,他领着学生把这15块石头送到地方上的文化局。以后文物管理所成立,这十五块石头就保存到了文物管理所。
这15块石头,就是当年清苑人刘星留下的《停帆法帖》。可惜缺失了其中的一块。缺失的那一块是颜鲁公《上郭仆射书》中的一块。
这就是《停帆法帖》的历史归宿。一个三百多年的历史故事。